難的見到的金花中茶黑茶園原產茯磚※
2013-10-30 19:26:38


中茶、黑茶園~普洱生茶

 

 

茯磚茶葉上一點一點金黃小點就是" 金花"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中茶茯磚 茶湯色

 

 

 

茯磚早期稱「湖茶」,因在伏天加工,又稱「伏茶」,又稱「涇陽磚」,約在1860年問世,用湖南產黑毛茶踩壓成90公斤一塊篾簍大包,運往陝西涇陽制磚。早年茯磚集中在湖南益陽和臨湘兩茶廠壓制,年產量約2萬噸。80年代初湖北蒲圻樓洞茶場,成功使用湖南茯磚制法製茶,年產量約500噸。

  

茯茶中「金花」俗稱「黃花」,甚至金花多寡被視為鑑定茶品品質高低的象徵。金花」是益菌「冠突散囊菌」,能分泌澱粉酶和氧化酶將茶葉中的蛋白質、澱粉轉化為單醣,催化多酚類化合物轉化,提升茶品品質。

 

普洱茶的金花也是「冠突散囊菌」,長期陳放的茶品才偶然出現。茶品處於外冷內熱、外乾內濕的狀態下,茶品內果膠質或滲出物較多,加上原料內存在有「冠突散囊菌」,或在茶品攤晾時被此類微生物附著並形成微小族群,才得以在陳放過程中長成。「冠突散囊菌」在陳年熟茶相對較生茶常見,但普洱茶的後發酵環境並不適合「冠突散囊菌」的孢子生存,因此金花在普洱茶中並不容易發現。「濕倉」潮濕溫熱的環境條件下常出現者為「黃麴菌」,屬有害微生物,外觀呈黃色片狀分佈,依存茶葉的營養生長,生命週期結束後靠孢子繁殖存續。

 

黃麴菌與冠突散囊菌不同之處,黃麴菌使茶體霉變粘稠,黴菌群落密集處茶葉凝結成團,不易沖散,葉底碎,「冠突散囊菌」則茶品條索清晰自然,陳放茶品易分拆,沖泡後葉底完整不靡爛。

 

外觀上黃麴菌屬霉變,後又陳放於乾燥環境,黴菌乾癟且呈褐或黃綠色分佈在茶品角部,孢子顆粒小且輕飄易吹落,湯色黑粘渾濁帶霉味;冠突散囊菌則呈現金黃色飽滿圓粒無菌絲,存在茶餅內,孢子緊實不易掉落,湯色紅,清澈透亮,口感滑潤爽甜耐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