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大師徐秀棠的壺如其人
2014-03-21 13:23:25


紫砂大師徐秀棠的壺如其人

http://pic.taohuren.com/images/20111209/658d155d089c2753.jpg

   北京:紫砂壺的原料是被稱為“五色土”的紫砂泥,而若要使之成器,人們都說必須是創作者心靈與紫砂泥的結合? 

   徐秀棠:紫砂壺是極具文化內涵的文物藝術品,是文人與文人心靈的交流。官窯瓷器的創作往往取決於最高統治者的好惡,民窯瓷器又往往有媚俗之嫌。而紫砂壺的創作純粹是文人與文人之間的交流,古代文人往往將自己的心靈感悟融入紫砂泥之中,塑造出紫砂壺的胎骨,入窯燒制,使得紫砂壺成為一種藝術品。 手工創作一把紫砂壺要消耗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時間,這些都凝聚了紫砂壺藝人多年的積澱。自明代開始,大量文人親自參與到紫砂壺的創作之中,在紫砂壺上題字作畫,掀起了一股崇尚紫砂壺飲茶的風尚。 紫砂的歷史是由文化人支撐而形成的歷史。紫砂的造型、品種等也是由文化人來參與的,供春受吳頤山的影響,時大彬也是遊婁東後與當時的文化名人接觸之後才有精品呈現的。所以我說紫砂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工藝品,而是“文人工藝品”。 

   北京:在書法界素有“字如其人”之說,不知在紫砂界也有“壺如其人”之說嗎? 

   徐秀棠:“壺如其人”亦可謂人如其壺,在造壺者更易覺察,體形大而笨者造之,總有大而笨的感覺;精明強悍者所制必定力度強、器型壯,體弱細纖者所作,必定細小型弱;圓圓胖胖的壺也同此形象,清趣麻利者所作一定乾淨俐落,拖泥帶水的必定烏七八糟。此說還在於外形之比,它與精神相比,後者更為吻合,做學問者,壺上必定可以看到學問之所在,越上檔次越是明顯,若有高手專為金錢而造之壺,必定顯現出掙錢者的本相,有興趣者可以進入紫砂圈子裡來目睹一番。其實,在紫砂的收藏界也是這樣,就經濟層面上講,什麼水準買得起什麼價格的壺;從藝術水準上講,性格開朗的人欣賞大方且有氣度、簡潔而明亮的造型;柔情內向的個性,當然喜歡做工精巧、雕琢細緻、繁複而多變的作品。想贏錢的當然更喜歡濟公壺之類給予保佑。一些老學究們喜歡在壺中加入茶文化之內涵,這其中也包括詩詞銘文、書畫的鐫刻。其中也有不少自無主張、人云亦云、有耳無眼、不懂裝懂的“洋盤”。倘若縱觀收藏者的收藏品,一定可以覺察出收藏者的影子。 

   北京:提到紫砂文化不能不提茶文化,您認為在紫砂文化與茶文化之間存在一種什麼關係呢?

   徐秀棠:以紫砂壺為主要形式載體的紫砂陶,無疑是伴隨著茶文化而出現的,也是茶文化走向極致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。我國是茶的發源地,宜興是重要的產茶區之一,唐代就有“天子未嘗陽羨茶,百草不敢先開花”之譽。同時宜興也是著名的陶都,人們在長期的生活、生產中,發現陶土資源中夾有的紫砂泥具有特別優良的材質特點,可塑性好,收縮率低,可以單獨成陶而無須施釉,用的時間越長,越發光可鑒人,而用它製作的器皿能較長時間地保持茶葉的色香味,“注茶越宿,暑月不餿”,“茶壺”便應運而生了。

資訊來源:出處www.taohuren.com

 

【下一篇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