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春的起源
2014-04-27 15:30:33


供春的起源:金沙寺僧

http://pic.taohuren.com/images/20120313/1cfc45ea0ef04a7c.jpg

  徐秀棠雕塑 供春學藝

  最早記載宜興紫砂壺的文獻資料,是明末江陰人周高起的《陽羨茗壺錄》。他在“創始”篇中說:“金沙寺僧,久而逸其名矣。聞之陶家雲:僧閒靜有致,習 與陶缸者處,磚其細土,加以澄煉,捏築為胎,規而圓之,垮使中空,附陶穴燒成,人遂傳用。”金沙寺僧是用細缸土製作茶壺的第一人。

  供春,是紫砂工藝史上第一位被記載下名字的大師,按周高起的說法,是紫砂壺的正式創始者。吳梅鼎稱讚為:“彼新奇兮萬變,師造化兮之功。信陶 壺之鼻,亦天下之良工。”供春大約生於西元1500年前後。他的作品不多,且多以湮沒,明代的周高起和清代乾隆年間的吳蹇也自歎薄福。

  1928年,以開鑿宜興善卷洞知名的儲男強先生,卻宣稱在蘇州地攤上發現並購得一把供春壺,就是後來被中國歷史博物館(今國家博物館)收藏的“數櫻壺”。

  在南京中華門大定坊曾發現明嘉靖十二年(1533年)司禮太監吳經墓,墓土中出現一把紫砂提梁壺,這是目前所見到的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唯一的嘉靖早期紫砂壺,是供春制壺材料的十分可靠的參照物。從泥質,大小,工藝,燒成等諸多方面考察,儲南強發現的輸櫻壺都不符合考古和典籍記載的供春壺的特徵。可以 說,現今發現的有供春名款的幾把“供春壺”,基本都是後人仿製的。

  如果世間尚倖存有供春製作的茶壺,那麼可能會有什麼特徵呢?不妨勾勒如下:受水半升以上,顏色“栗色暗暗如古金鐵”,線條簡潔明快,質地粗曠,較缸胎為細,因為附陶穴燒成,外表不免沾有飛釉;與吳經墓出土的提梁壺的特徵相似。

  供春的功績在於:把金沙寺僧創始的一套制壺技藝,在更大的範圍內推廣開來;把紫砂陶從日用陶中獨立出來。

 

資訊來源:出處www.taohuren.com